中方红旗-6防空导弹实弹射击 军事图片中心 记者张雷 摄
正午的科尔沁草原,没有一丝轻风。万丈硝烟如参天巨柱,浓浓尘烟似无边帷幕,在八百里草原上空静静飘悬,被炮声吓跑的云雀,翩然飞回,清脆鸣唱。
大战过后,万籁俱寂。然而,历时5天的“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演,却像狂飙掠过碧草黄沙,在参演部队官兵心中掀起阵阵风暴,经久不息。
近看疾风过莽原。记者全程观摩军演,与我参演官兵一起透过硝烟,思考军演对于我军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新启示,感受良多,心绪难平。
核心军事能力,是军人视为命脉与瑰宝的力量——
战则必胜:大国雄师的“恒久信念”
茫茫科尔沁草原,俄军并不陌生。64年前,苏联红军装甲部队挟战胜德国法西斯的雄风,从这里长驱直入,围歼日寇。
如今,风从草原吹过,翻开历史新页。俄军再次出现在这里,与中国陆空精锐部队举行联合反恐军演。记者发现,演习解说词中,有这样的语言:“中方陆军部队隶属于某集团军,是有着辉煌历史的红军部队,历史上曾转战18省、征程10万里、作战6000次、歼敌40万。”“俄方陆军部队隶属于俄某远东集团军,组建于1918年,曾获‘红旗’称号,参加了歼灭日本关东军的远东战役……”
据悉,解说词双方几经磋商,修改数次。但是,这些话无一字改动。
两支同样珍惜自己光荣历史的军队,如今联演一处,他们今天引以自豪的又是什么?这里,有两个刚刚发生的事实——
中国沈阳军区某集团军,某新型火炮列装不到10天,某新型圆伞列装不到1个月,在此次联合军演中就双双亮相。非但如此,参演官兵还在联演中屡创神奇:特种兵,在全军首次实现300米以下低空直升机伞降;某新型武装直升机,在全军首次演练“双机对地火力攻击”获成功;某新型导弹在4次实弹射击中,命中率达100%。
俄罗斯远东某集团军,参演陆军分队于1个月前才根据旅级编制原则完成了改编。演兵场上,这支刚刚啄破厚壳问世的“雏鹰”,火力凶猛,打击精准,气势惊人。对此,俄陆军第一副总参谋长谢尔盖·安东诺夫中将直言不讳:“俄军改革的本质就是打造作战能力强、可应对各类冲突和局部战争的新型军队。”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演兵场上,中俄两军翻译受到记者争抢。记者发现,两军一些“专用军语”,他们转译得特别流利。中国军人耳熟能详的“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军队建设转型、军事训练转变”,俄军翻译在进行字面翻译后,往往会加一个“备注”:“这相当于我们俄罗斯军队以建设武装力量新面貌为目的的军事改革”。每到此时,俄罗斯官兵总会连连颔首,送上一个会心的微笑。
中俄两种表述,聚焦一个主题——核心军事能力,是军人视为命脉与瑰宝的力量;具有在任何时候打胜仗的能力,是一支大国雄师不辱使命的前提;战则必胜,堪称他们历经战火磨砺、代代相承的恒久信念。
核心军事能力,是高屋建瓴向下辐射的力量——
重拳出击:并非“杀鸡用了宰牛刀”
刚刚看到两军联演脚本时,记者吃了一惊——
中俄两军陆空部队均为精锐,动用了新型坦克、大型运输机、新式歼击轰炸机;使用了激光制导炸弹、电视制导炸弹;光是航空兵战机,就有50多架……
不要忘了,这是一次反恐演习。对付“恐怖分子”,这样的战力配置岂不是“杀鸡用牛刀”?接下来的发现,再次让记者惊讶:此次联演,双方参演实兵只有2600人,竟是战役级别!通常情况下,集团军以上规模的演习才能称得上是战役,至少应该在万人以上。
然而,当战火燃起,目击扮演“蓝军”的“恐怖分子”,记者恍然大悟:这次演习的“恐怖分子”实力被设定得相当强大,不仅能够攻城拔寨占据要点,还有空地一体作战能力。
记者身边一位来自国防大学的教员如此感慨:“如果说,中俄联合打击力量这把刀是‘牛刀’。那么,对手不是水牛,也不是黄牛,至少是犀牛!”
“犀牛”存在吗?答案不言而喻。参演的俄军远东某集团军,就曾与凶悍狡猾的车臣匪徒殊死鏖战。参演的俄军某旅副旅长多洛别里则在介绍“T—80”重型坦克时说,它在车臣反恐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证明它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坦克之一。话锋一转,他说:“武器装备没有什么大小轻重之别,能战胜敌人的装备,就是好装备!”
对此,我军一位军事专家认为:反恐军事斗争是一种既“没有战线”又“没有时区”的特殊军事斗争形式。强大的军队重拳出击,可以有效地震慑和遏制恐怖势力的发展。由于现代恐怖主义具有复杂化、隐蔽化、突然化、高技术化和渗透化等特点,如果按照常规军事行动来执行反恐任务,就会影响反恐效果,甚至可能招致重大损失。
中俄联演新理念,昭示一个两国军人的共识:核心军事能力,是高屋建瓴,向下辐射的力量。一支军队的强大战斗力,能够保证它占据战争“食物链”的高端,既能够完成抵御外敌入侵、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又能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
将对手设强,才能让自己更强大,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铁律。孙子兵法《形篇》云:“举秋毫不为多力。”俄罗斯谚语说:“铁棒横扫,天下无敌;若要抵抗,铁棒加粗。”是之谓也。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