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事班长文坤的故事,说起来足有一箩筐。
新兵时,文坤是全连有名的“枪王”。一次,团组织二营、三营射击对抗。当时天空下着毛毛雨,能见度较低,比了两组,没人打满环。到了第三组,靶壕报靶:“1号靶,50环!” 1号靶位是谁?六连文坤。二营长大喜:“这种天也能打满环?这个兵简直是‘枪王’。”从此,“枪王”的美名,不胫而走。
当兵第二年,文坤作为骨干培养苗子进了教导队。尖子和尖子凑到一起,教导队也要比长短。结果,文坤以过硬的素质当上了副班长。班里三个同年度兵有些不服气:凭啥就该他当班副?一次,中队组织五公里武装越野考核,途中,两个战友步子逐渐慢了下来。文坤一把夺过他俩的枪,往肩上一扛,冲在最前面。等跑到终点,俩人赶紧上来说“谢谢”,文坤揉揉肩:“我在连队是机枪手,有的是力气,三支步枪不算啥。”
文坤军事素质过硬,名气渐大。从教导队回来,连队却安排他进了炊事班。为啥?原来,六连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军事素质过硬的兵,才配分到炊事班。
文坤心里很憋屈,可他没有抱怨:在炊事班,也不能愧为“硬六连”的兵,一定要争口“硬”气。
炊事比武是炊事班战士展示自己的舞台。文坤锁定了炊事比武拿冠军。他在认真钻研烹饪技术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刀功,以便比武时减少时间。文坤练刀功,不仅拿面团,刻苦训练刀下软功夫,还拿报纸卷成一卷,苦练刀下硬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刷刷刷”的切纸声中,文坤能将一卷报纸转眼间变成一条条匀称的报纸丝。
2007年10月,部队组织对抗,炊事比武共3项内容:野战给养器材展开与撤收、热食制作、热食前送。文坤带领炊事班的战士连夺3个第一。其中,热食制作,规定60分钟完成100人的3菜1汤。文坤凭借娴熟的刀功,节省了大量时间,仅用了32分钟,比对手快出20多分钟。
当然,文坤在炊事班拿第一可多了,先后共有9次;文坤的故事也还远不止这些,比如,他凭着过硬的炊事技术,被抽调赴京保障军委领导、驻华武官等。文坤只是印证了一个事实:“硬六连”的兵,在哪个岗位都过硬。
相关链接:
责编:温汉卿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