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出发的驼队
亲密战友
大漠驼兵。
中国军网7月8日电 题:远去的共和国军驼
夕阳西下,一人一驼在沙漠中前行,那悠扬的驼铃在余辉中更加绵长,声声敲心坎 ……
当驼影远去的时候,共和国的军驼也在慢慢淡出历史的舞台。
骆驼是一种充满传奇色彩的动物,它鼻子可以关闭挡风沙,嗅觉灵敏能准确找到水源、骆峰能把养料变成脂肪,用积蓄维持生命。它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能够15天以上不吃不喝且负重而行。自古以来,骆驼就是人类的助手,军人的忠实战友。在历史上,骆驼兵曾在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战争中立过战功,在开发西北的战斗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勋。3000多峰阿拉善驼铃还一度回响在青藏高原上,它们参与了世界上海拔最高、修筑难度最大的青藏公路的修建。
而在在浩瀚、粗厉、辽远、的巴丹吉林沙漠,16万峰阿拉善双峰驼是这里的王者。骆驼里的佼佼者,高大雄壮的公驼应征入伍则成为军驼,常年巡逻在边防一线。内蒙古阿拉善盟边防支队是我国仅有的一支还装备有军驼骑兵的现役部队。这个支队辖区是著名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和千里戈壁组成的阿拉善荒漠,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对于这里的边防官兵来说,军驼是他们亲密忠诚的伙伴,仍然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骆驼是官兵亲密的战友
戈壁滩一马平川,军驼一字排开。一声令下,骆驼们争先恐后,撒腿就跑。这是训练的情景。要想成为军驼,首先得经过训练。驯驼不是一件容易事。一般来说都是一人一峰驼。要训练走,重要是走队列。还要训练跑,特别是奔着目标跑,领队驼更要重点训练。骆驼习惯于踩着同伴的脚印走,听着驼铃声走成一条线。
在古日乃边防派出所,有一个叫乌力吉额木禾的大学生,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曾先后在阿盟边防支队、额济纳旗边防大队任职。2005年1月,他主动申请到全区最艰苦、最偏远的古日乃边防派出所。来自牧区的乌力吉额木禾拥有了对这个所10来峰骆驼的放养权。
几个月过去了,在乌力吉额木禾的精心呵护下,军驼个个膘肥体壮,驯服听话,载着官兵日夜奔波在边管区。每当寂寞难耐的时候,乌力吉额木禾就给他的军驼说心里话,这些无言的伙伴,仿佛理解他的心绪,安静地靠在他的身边,不时地蹭一蹭,以此“传递”它们的情绪。
“我们有一位队员,对象要跟他‘吹灯’,他不好意思跟战友们说,就跟骆驼诉苦,他流泪,骆驼也跟着流泪。过了几天,对象回心转意了,他高兴地跟骆驼报喜,骆驼也乐得扯起嗓子为他庆祝。”这个支队政委包宪玉笑着说。
早在几年前,驻守在额济纳的官兵外出时,发现一只老骆驼眼泪汪汪地站着,旁边躺着已没有气息的小骆驼,官兵们取来水给老骆驼,老骆驼拒绝喝下去。官兵们想把老骆驼拉走,它的脚却像被钉在沙漠上,他们只好留下水。几天后官兵去营救这只老骆驼,发现母子双双倒在沙漠里。这时,20多位官兵脱下军帽对这位骆驼母亲致以崇高的军礼!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